今天联片教研活动,听了两节课。讲的内容都是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(二)的例5,解决问题,这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,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“够不够”的问题。

乘法口诀(二)解决问题例题5.png

“够不够”的问题,本质上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。这个例题里比的是人数和座位数,人数多,不够坐,反之够坐。人数用加法能解决,座位数的得出稍显麻烦。

导入环节
第一节课上,导入的设计除了表内乘法的口算题,又增加了两道题,剑指计算座位的方法;下边是两道导入题目:

1.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?
☆ ☆ ☆ ☆ ☆ ☆
☆ ☆ ☆ ☆ ☆
2.二一班有45个小朋友,现在有42个本,每人发一个,够吗?
这两道题目的设计,一是“填补法”计算星星的颗数,二是复习解决“够不够”问题的模型。
知道了什么?
例题出示后,两个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很快抽象出数学问题,比较人数和座位数的多少。
怎么解答?
第一节课设计了一个有6幅“座位示意图”的学习任务单,每人一份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座位数;第二节课老师用的是正反打印的两个“座位示意图”,同桌合用一份。要求同样都是圈一圈、画一画,并用算式写出自己的想法。
1.png
2.png
两相对比,第一节课交流的比较深入,相同的算式展示不同的圈法,“圈的一份”可以是横着看,也可以是竖着看,交流了六类不同的算式,最后通过比较得出观察的角度不同,可以有不同的策略。第二节课稍微显得单薄。
解答正确吗?
两节课都在第二个计算座位数的环节用了大量的时间,到下课刚刚能够比出大小来。

评课时不知道该从何谈起,胡乱说了一气。记录一下评课环节几点零散但真实的想法。
一. 本节课什么是重点?
解决问题,是解决“够不够”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格式是重点,还是计算座位数的方法和策略是重点。课本在这个单元末尾安排这个例题,显而易见是要用所学的乘法知识——乘加/乘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使用乘法来计算座位数应该是重点。有此疑问,是因为学生到了高年级,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决“够不够”、“行不行”、“能不能”等这类比较两个数量的问题时,经常出错。表现一为无从下手,不知道谁和谁比;二是模糊地知道该算什么,计算正确但回答错误,本该能的答不能,不够的答够。
造成这种情况的,应该跟教师把解决问题的重点,完全放在了运用当前所学知识上,如这节课重点完全放在计算座位数上,学生没有完整地经历解决这类问题的全过程,程度较差的学生,只是知道了计算座位数的几种方法,而不知道算来何用。
二. 数学素养的培养,本节课体现在哪里?
再重头思考,学生拿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?只要能从这个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:座位数和人数比,例题中给出了“座位示意图”,完全可以数一数座位数去比较,也可以模拟着把学生和老师一个个安排个座位来看够不够。两节课上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,应该有两方面原因,一是学生素养也许真的提高了,二是老师没给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机会。
应该可以预见的是,二年级大部分的学生不会这么去数座位、去模拟安排座位。他们能很直观地看到一组一组或者一份一份,知道数的时候怎样可以快点数,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数。只要能一组一组去数,不论是横着看成一组,还是竖着看成一组,都是学了乘法之后该有的数感,也是学生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。
由此,本节课学生素养的提升,就在于用乘法的眼光来计数,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座位数是几个几加/减几,进而优化计数的策略,淘汰3个一组、5个一组的情况,保留最容易找到的组:一行为一组、一列为一组、甚至分成三大组(14+14+5)。在此还应对比乘加比乘减要简单点儿——加1比减7要简便。
三. 如果让我再上这节课,该如何安排教学环节?
(一)复习做好铺垫(乘法口诀、乘加/乘减——或许可出示算式,如3×5-2,让学生讲算的是什么)
(二)探究环节
知道了什么,抽象出数学问题,明确是座位数和人数比,座位数多就坐得下,人数多就坐不下(多找几个人说一说,尽可能多的人掌握解决“够不够”这类问题的整体思路)。
怎样解答,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,再交流。学生有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整体框架,再重点交流算座位数的方法,此时可以再安排任务学习单,每人一张,给出四个“座位示意图”应该就够用了,再多分组会出现3个一组这种不合适的情况了。然后交流、对比、优化,深化乘法的用法。
解答正确吗,引领学生反思解决此类问题的整体思路,再次检查。
(三)练习巩固
(四)回顾与收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