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夜读,对这段话有感觉,不禁对号入座,发现或轻或重地中了几条。今天专门扫描出来记录如下,以警醒以后的课堂:

如果说数学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原始贫乏是先天不足的话,那么数学教学中“人”的资源生成与利用的不够则是后天缺乏努力的表现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封闭的教学惹的“祸”。这种封闭的教学过程常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牵引式推进状态:
其一是“小步子走”的现象
所谓“小步子走”,是指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“没信心”的状态,而把问题分解设计成十分细碎而且比较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,这样,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思考,就可以轻易地给出正确答案。于是,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不断地问,全体学生不停地“齐答”,师生一起“小步子走”的现象。“小问题”设计必然导致“小步子走”的单边教学,它反映了教师希望学生循序渐进地按规定路线行进的控制愿望。不仅如此,教师在分解设计小问题的过程中,实际上把解决大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也同时分割了,学生往往只知道以“齐唱”的方式来应答教师“是”或“不是”,却不知道一个个“是”的背后联系起来是一个解决大问题的思路。在“小步子走”的教学中,充斥其中的是教师的连连发问和预设答案,学生则处于简单应答和被动思维的状态。
其二是“替代思维”的现象
所谓“替代思维”,是指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“不放心”的状态,对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持怀疑的态度,或者直接提问个别学优生,造成个别学生“替代”全体学生的思维;或者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造成组长“替代”组员的思维。除了这些个别学生“替代思维”的现象以外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也扮演着“替代思维”的角色,如替代学生在黑板上将各种资源梳理分类,替代“生病”的学生“吃药”等等。无论是前者的学生“替代”还是后者的教师“替代”,反映的是教师“示范正确答案”的心态,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很难找到教学的真实起点,难以根据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,教学也因为学生基础性资源的缺乏而无法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。在“替代思维”的封闭教学中,多的是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交流,少的是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投入。也就是说,教学过程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“重心下移”,缺乏针对学生真实起点状态的有效互动与生成。
其三是“视而不见”的现象。
所谓“视而不见”,是指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“不关心”的状态,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有开放的问题设计,也有教学重心的下移,但是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状态往往“漠不关心”,尤其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困难、障碍和错误常常“视而不见”。教师关注的是正确结果的出现,唯恐在错误问题上纠缠的时间太多,更无暇顾及和分析学生思维的困难与障碍。教师“惧怕”和回避学生的问题的原因,一是学生的问题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;二是学生的问题虽可能在教师意料之中,但其答案或解题思路出乎教师意料,若教师关注了并加以讨论,将影响教案的推进。这种“教案剧”使教师以自己的教案程序为中心而“目中无人”,忘记了眼前是一群充满不同的情感期待和知识需求的学生,关注了教案而没有关注“人”的真实状态和需求。在“视而不见”的封闭教学中,多的是教师对教案执行情况的关注,少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有效指导**。
其四是“形开实封”的现象
所谓“形开实封”,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形式上的开放题设计,但实际上关注的依然是开放题结果的呈现。表现为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“没耐心”的状态,尤其是在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,学生常常习惯于想到什么是什么,思维呈现出混乱无序的“散点”状态,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所在。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这些状态常常麻木不仁,不是通过耐心的指导和有效的回应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,而是急于通过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的方式来“凑”出黑板上“全面完整”的圆满答案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老师满足于数学解题结果的呈现,不注意解读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状态,更不善于揭示隐藏在数学解题背后的思维方法。其实,解答开放题的思维过程通常具有两方面的思维要求:不仅有思考全面(多种结果不重复、不遗漏)的要求,而且还有思考有条理、有顺序的要求
正因为如此,我们需要从单一地呈现数学解题结果的教学,转换到通过数学解题揭示思维过程的教学;需要借助于开放题的教学过程,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的、比较严密的思维习惯,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无序的状态向有序的状态提升,从散点状的水平向结构状的水平提升。所以,开放题的教学未必就能形成开放的教学,在“形开实封”的教学中,多的是黑板上的漂亮和完美,少的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状态的解读;多的是学生思维的无序和散乱,少的是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