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教师的建议第14条: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

关键词:复习

此条建议的适用情况

这条建议是讲复习阶段怎么正确地组织复习。

复习是学习之母。可是,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。
一下子要复习完10节、20节甚至更多节课所教过的教材时,就会发生这种情况。大量的事实和结论一下子压到学生肩上,在他的头脑里把一切都搅合在一起了。何况,要复习的不只是一门学科的教材,还有其他许多学科哪!
怎样从教育学的观点来正确地组织复习呢?首先,我建议考虑到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。

复习的几种形式

复习诸如物理、化学、代数、几何这一类学科的规则、定理、公式和结论时,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主要地让学生完成实际作业——练习、应用题、画图、制表等。学生想要完成一道实际作业,他就得熟悉两条或更多的原理。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时,就在进行着一种对智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。
就代数、几何、物理这一类学科来说,我建议采用综合复习。例如,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几何图形的模型,借助这个模型可以复习一系列重要的公式。或者教师指定学生们做出一些几何图形的示意教具,用它们可以直观地说明好几种定理。
历史、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复习具有另一种性质,要复习分量很大的教材,就必须好像站得远一点来看它,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,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。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,即放过细节,抓住要点。要教给自己的学生,能从次要的东西中抽离出来,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
教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的时候,遵循一种很重要的要求:让学生在每门学科的听课笔记里画一条竖线,在页面上留下一些空白地方,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笔写下来。学生应当在翻阅听课笔记的时候,着重复习这些规则、公式、定理及其结论(数学和物理——每周复习一次,化学——每两周复习一次,生物——每三周复习一次)。
这条建议的要点就是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来确定复习形式,不能一股脑地安排好多复习内容,而要从新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整合、去思考。另外,讲课时就让学生把重要的东西记录到固定的位置,每周复习一次是个很好的做法,值得效仿。
文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