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教师的建议第8条:关于获取知识

关键词:获取知识 积极性 思考

解决什么问题

学生如何获取知识,是教师直接告知后的死记硬背,还是……

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。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,就是获取知识。

关于积极性

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。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。
【假积极】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,回答得很流畅——这也是一种积极性,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
【苏氏提倡的积极性】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,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。

如何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,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?

获取知识——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、解答疑问。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、感觉到、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,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。
【备课】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: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、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汇点,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。
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?必须知道:哪些东西要讲,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。没有讲完的东西,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“引火线”。
我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(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),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。因此我常常用这样的做法: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,我就自己来讲解教材,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、零碎的小问题。
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,可以称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“回顾”,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“清点”。

此刻所想

一开始没搞明白,把关键词定为“积极性”,从文中辨析真假积极性,而忘了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,还有这条建议的名称。这条建议是讲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,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啊。
先引发学生的疑问,再引导从旧知中思考,知识点本身很无趣,一节课也就是那么一两句话,教师直接讲出来和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或者活动探索出来,效果是截然不同的。这条建议从分析学生表现的真假积极性入手,也就是有没有激发学生思考,学生有没有脑力劳动这一标准,来剖析学生获取知识的奥秘,给出了很好的范例。

文章目录